气孔属于常见的铸造缺陷之一,气孔是指铸件个别位置出现光滑孔眼缺陷。气孔通常在机加工之后才能被发现。鸿雁铸造技术人员结合车间生产经验,对铸造中出现气孔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总结如下:
一、形成原因:1.大多数情况下出现气孔主要是因为铸造型壳焙烧不充分,浇注钢水时型壳瞬间产生大量气体无法顺利排出,进而侵入金属液中形成气孔;2.因为制壳工艺或壳型材料原因,型壳透气性太差,型腔中气体难以排出,进入金属液中形成气孔;3.浇注时卷入钢水中的空气未能排出从而造成的铸件气孔。
二、预防方法1.在铸造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在结构复杂的铸件较高处设置排气孔。2.在设计浇注系统时,要充分考虑到型壳排气需求。3.型壳焙烧温度、时间要合理,保温时间也要充足。4.脱蜡时应将蜡料排除。5.适当降低浇包嘴到浇口杯距离,浇注速度要均匀,以钢水平稳充满型腔,尽可能少的卷入钢水中空气,以便型腔中及钢水中气体能顺利排出。精密铸造件回火工艺影响产品性能跟怎么提高成品率
<一>、精密铸造回火工艺影响产品性能
精密铸造是碳钢硅溶胶精密铸造的产物,精密铸造的一个关键工艺就是回火。回火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消除淬火过程中产生的应力;二是促进淬火后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亚稳态结构的分解和转变。
回火温度低于共析转变温度,通常约为650℃,保持时间不少于2小时。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,马氏体将碳从过饱和状态析出,形成分散的细碳化物。马氏体会形成块状铁氧体。因此,精密铸造的钢的硬度会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。根据铸造性能的不同要求,回火温度又分为低温回火、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。
低温回火回火温度100℃~250℃,用火马氏体的组织,和过饱和析出碳马氏体的一部分,硬质合金马氏体形成。这种钢的含碳量非常小,马氏体中的过饱和碳也很小。因此回火马氏体本身具有良好的韧性,碳化物的析出和稳定进一步提高了钢的强度和硬度。
中间温度回火温度300℃~500℃回火,回火组织回火屈氏体,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。该回火工艺广泛应用于低合金钢中。
高温回火温度550℃~650℃回火,回火组织分散,细粒度的索氏体。淬火+高温回火工艺称为回火淬炼。适用于低合金钢,多元素强碳化物成型,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。
<二>、怎么提高铸造件成品率
对铸造件的缺陷进行分析与研究,是提高铸造件成品率的关键技术之一。然而,对于解决这个问题的难度也是不小的。小编为大家总结了提高铸造件成品率的主要表现,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,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。
1、铸造件涉及知识面广,如合金、铸造工艺、造型材料、铸造装备及生产过程的检测等方面知识。
2、铸造件缺陷形成的原因具有多样性,一种缺陷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,而一种原因又可能引起几种缺陷。
3、铸造件技术措施的制约性,如采用某一措施,以防止某一类型缺陷,但可能导致产生另外一种缺陷。
沧州锐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(http://www.czdongxin.com)主营多种不同型号的建筑配件、机械配件、汽车配件,产品质量稳定,交货及时,远销荷兰瑞士等国。,竭诚欢迎各界人士的指导合作。